跨境电商老板必看!新政倒计时
从数据报送、政策重点到不同主体的申报方法、税局监管方向,全用大白话拆解清楚,每个答案都附实操建议,帮你在 10 月截止日前理清思路,避免踩坑。
一、亚马逊10月31日前将报送卖家收入数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所有跨境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需在2025年10月1日至31日期间,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如纳税人识别号、店铺ID)和交易数据(如销售额、退款金额)。无论卖家注册地是国内、香港还是美国,只要实际控制人或业务运营在中国境内,均需纳入报送范围。这一政策旨在实现“裸泳式监管”,彻底穿透跨境电商的资金流与货物流,堵截逃税漏洞。
二、平台数据报送、停止买单出口两项政策核心重点
1. 平台数据报送 全覆盖:境内平台(如亚马逊中国)、中资境外平台(如速卖通)、完全境外平台(如eBay)均需履行报送义务。 全链条监管:平台需报送卖家从开店至今的所有交易数据,包括销售额、退款、订单数量等,税务机关将通过大数据比对物流、支付、报关信息,精准识别异常交易。
2. 停止买单出口政策终结:自2025年10月1日起,“买单出口”(即借用他人资质报关)被全面禁止,违者将面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双重追缴,并可能构成虚假贸易罪。合规替代方案1039市场采购贸易:单票货值≤15万美元的小批量货物可无票免税出口,适合中小卖家。
3. 9610/9710/9810模式:B2C零售(9610)、B2B直接出口(9710)、海外仓出口(9810)可享受出口退税,需四单合一(合同、报关单、收汇水单、进项发票)。
三、新政背后的国家战略布局与企业发展方向
1. 国家战略 税收透明化:通过“以数治税”强化跨境电商税收征管,防止税源流失,同时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出海”,支持海外仓、数字化供应链等新业态,提升国际竞争力。数据安全与反洗钱:整合海关、税务、外汇数据,打击地下钱庄、虚假贸易等跨境违法活动。
2. 企业方向 合规优先:尽快终止买单出口,转为自营出口或代理出口,确保报关主体与实际经营人一致。数字化转型:接入跨境电商综试区“单一窗口”,实现交易、物流、支付数据自动申报,降低人工合规成本。全球化布局:利用香港、新加坡等低税地优化税务架构,同时在目标国注册实体,规避双重征税。
四、通过出口公司集中申报
1. 政策现状 国家外汇管理局允许跨国公司通过“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但需满足严格条件(如境内成员企业年营收≥100亿元)。香港公司若作为境外成员企业,可参与资金池,但需单独申请额度,并确保资金流与物流、报关数据匹配。
2. 风险提示 若香港公司仅作为“壳公司”收款,无实际业务支撑,可能被认定为资金空转,触发税务稽查。建议通过合规贸易背景(如海外仓备货、技术服务)实现资金归集,并保留完整合同、发票等凭证。
五、以国内公司开店,店铺公司收入怎么申报
1. 税务申报 增值税:若通过9610模式出口,可享受“无票免税”;若通过9710/9810模式出口,需提供进项发票申请退税。企业所得税:在跨境电商综试区内,可申请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4%),大幅降低税负。
2. 合规要点 四单合一:确保订单、支付、物流、报关单信息一致,避免被认定为虚假出口。 资金闭环:收入需通过公户结算,禁止私户收款,否则可能被追缴税款并处以罚款。
六、以香港公司、美国公司开店,是否不用报送数据
根据15号公告,所有中国卖家(包括香港、美国公司)均需通过平台报送数据,判定标准为:实际控制人:若公司由中国境内个人或企业控制,需报送。 业务运营地:若采购、仓储、客服等核心环节在中国境内,需报送。香港公司需同时向香港税务局申报利得税(税率16.5%),并通过《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申请税收抵免,避免双重征税。美国公司则需根据中美税收协定,在美国申报联邦及州税,并在中国申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率10%)。
七、新政下税局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核心重点
1. 数据比对 整合海关、外汇、税务数据,核查物流(如海运提单)、支付(如PayPal流水)、报关单的一致性,重点打击“买单配票”“低报货值”等行为。对频繁变更主体、异地报关、异常退运的企业实施穿透式稽查。
2. 资金流向严查个人账户收款、地下钱庄换汇,要求所有收入通过合规渠道(如银行公户、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并提供交易凭证。关注海外仓备货、技术服务费等关联交易定价,防止利润转移避税。
八、跨境电商企业合规与应对建议
1. 短期行动终止买单出口:在2025年10月前完成进出口经营权备案,转为1039/9610/9710/9810模式。完善税务架构:国内公司:申请综试区核定征收,优化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香港公司:委托持牌会计师审计,确保收入、成本与香港业务匹配。数据自查:梳理2023年至今的交易数据,补正发票、合同等凭证,应对税务抽查。
2. 长期策略全球化合规布局:在目标国注册实体,本地化运营以规避税务风险(如美国公司申请Subpart F豁免)。利用香港、新加坡等低税地设立中间控股公司,优化跨境利润分配。技术赋能:接入跨境电商ERP系统,自动生成四单合一数据,降低人工错误率。风险预警:定期进行税务健康检查,关注政策动态(如欧盟增值税改革、美国数字服务税),提前调整业务模式。